八戒旅游

如何在北京南站早班车邂逅雄安新区白洋淀的芦苇晨风?

水域画卷的初体验
码头停泊的乌篷船漆色斑驳,船老大用竹篙轻点水面,木船便悠悠荡进芦苇迷宫,七月的淀区正值丰水期,船行至开阔处,但见360平方公里的水域宛若打翻的翡翠匣子,粼粼波光中倒映着云影天光,船头忽然惊起两只白鹭,掠过水面时翅膀拍打出细碎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的碎片。

如何在北京南站早班车邂逅雄安新区白洋淀的芦苇晨风?-图1

“这是野鸭淀,前边拐弯能看到鸬鹚捕鱼。”船老大用篙子指向前方,果然转过芦苇丛,见渔人正指挥着十余只鸬鹚作业,这些黑色水禽扎猛子时像离弦的箭,出水时喉囊鼓胀的模样又憨态可掬,老渔民递来现捞的菱角,指甲掐开青壳,雪白果肉脆生生带着回甘。

荷韵深处的文化密码
晌午时分登上荷花大观园观景台,整个人瞬间被铺天盖地的粉白碧绿淹没,占地2000亩的荷田里,太空莲挺着两米高的茎秆,王莲叶片大如圆桌,更有珍稀的并蒂莲在风中轻轻颔首,荷香不似兰麝浓烈,却能在鼻腔里萦绕半日不散。

在孙犁纪念馆前遇到当地非遗传承人,老人正在演示传统荷灯制作,芦苇秆作骨,新鲜荷叶为衣,放入蜡烛后竟能浮水三小时不沉。“旧时七夕女儿家都来放荷灯,现在年轻人更爱在抖音直播这个。”老人笑着将刚做好的荷灯赠予我们,灯芯跃动的火苗映着他布满皱纹却明亮的眼睛。

如何在北京南站早班车邂逅雄安新区白洋淀的芦苇晨风?-图2

舌尖上的淀泊记忆
午餐在农家乐尝到了地道的全鱼宴,红烧鳜鱼覆着层晶亮的糖色,鲫鱼豆腐汤奶白浓醇,最惊艳的是荷叶蒸虾——鲜活的青虾裹着糯米,在新鲜荷叶里蒸得清香扑鼻,老板娘端出自酿的荷叶茶,琥珀色茶汤里沉着整朵干荷花,呷一口暑气全消。

饭毕散步至王家寨水乡,青砖灰瓦的民居墙上还保留着“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八十岁的王奶奶坐在门槛上织席,手指翻飞间芦苇篾子渐渐成片。“现在机器一天能编二十张席子,我这老手艺三天才织一张。”她抚摸着席面上精美的莲花纹样,“可游客就爱买手编的,说是能摸到淀水的温度。”

生态保护的现代叙事
下午参观湿地生态监测站时,技术员展示了实时监测系统,大屏幕上跳动着水质PH值、鸟类活动轨迹等数据,角落里堆着收缴的非法捕鱼器具。“去年观测到139种鸟类,比禁渔前多了28种。”他指着窗外巡逻的生态保护船,“现在渔民转做生态讲解员,收入反而更高。”

如何在北京南站早班车邂逅雄安新区白洋淀的芦苇晨风?-图3

返程前特意体验了电动画舫,这种新能源船只划过水面时只留下浅浅涟漪,夕阳将淀水染成金红色,远处新修的观鸟廊桥上,摄影爱好者们正安静等待夜鹭归巢,年轻导游举着太阳能扩音器轻声解说:“前面这片芦苇荡是特意保留的野化区,咱们的船就不过去了。”

暮色中回望白洋淀,晚风送来采菱姑娘的歌声,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水乡,正用生态与人文的双桨,划向更具生命力的未来,当都市人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网红景点时,或许该来白洋淀看看——这里没有过度包装的“诗与远方”,只有芦苇深处真实跳动的生活脉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