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旅游

如何在上午与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天刚蒙蒙亮,窗外的晨雾还未散尽,我便带着相机和笔记本出了门,今天的目的地是星海广场——这座以“城市会客厅”闻名的地标,作为大连最具代表性的开放空间,星海广场不仅是本地人散步遛弯的日常选择,更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还未抵达,脑海中已浮现出辽阔的海岸线、成群盘旋的海鸥,以及那座标志性的百年城雕。
穿过地铁站的闸机,从B出口步行约300米,视野豁然开朗,清晨的广场上,晨跑的年轻人、打太极的老人、推着婴儿车的夫妻,交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湿润的海风裹挟着咸味扑面而来,远处传来几声悠长的汽笛声,提醒着这里与海洋的紧密关联。
星海广场的布局以中心轴线展开,南北两侧分布着不同主题的景观区,沿着入口处的汉白玉华表向南走,很快便能看到高耸的百年城雕,这座由1000只青铜脚印组成的雕塑,记录了从1899年大连建市到1999年的城市发展历程,每一枚脚印旁都标注着年份与历史事件,指尖抚过冰凉的青铜表面,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褶皱。

如何在上午与自然进行心灵对话?-图1

绕过城雕,径直走向海边,木栈道旁的栏杆上,零星站着几位垂钓者,鱼竿斜斜伸向海面,不远处,一群海鸥低空掠过,翅膀拍打的声音清晰可闻,早有准备的游客掏出面包屑抛向空中,海鸥群立刻调转方向,展开一场精准的“空中接食秀”,一只胆大的海鸥甚至停在我身侧的栏杆上,歪头打量镜头,羽翼在阳光下泛着银灰光泽。

如何在上午与自然进行心灵对话?-图2

实用贴士

  • 喂海鸥建议携带无糖面包,避免投喂油盐过重的食物。
  • 百年城雕的脚印区地面略滑,穿防滑鞋更安全。

如何在上午与自然进行心灵对话?-图3

正午:味蕾与文化的碰撞
临近中午,广场西侧的餐饮区逐渐热闹起来,这里既有连锁咖啡店,也有本地人经营的海鲜排档,我选择了一家主打“海菜包子”的老字号,店主是位健谈的大连阿姨。“咱家的海菜是每天清晨从金沙滩现捞的,配上五花肉丁,鲜得能咬掉舌头!”咬开薄皮,海菜的清甜混合着肉香在口中炸开,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鱼丸汤,瞬间驱散了海风带来的凉意。

如何在上午与自然进行心灵对话?-图4

饭后散步至贝壳博物馆,这座外形如巨大贝壳的建筑内,收藏着来自60多个国家的5000多种贝类标本,从拇指大小的宝螺到半人高的砗磲,玻璃展柜在射灯下折射出珍珠般的光泽,最震撼的是“鹦鹉螺活体生态缸”,透过弧形玻璃,能清晰看到这种远古生物用触手推动身躯游动的姿态,宛如穿越回寒武纪的海洋。


午后:游乐与艺术的交织
穿过游乐区时,过山车的尖叫声与旋转木马的欢快音乐交织成一片,带孩子的家庭大多聚集在此,不过最吸引我的是广场东南角的“无字天书”雕塑,长达50米的翻开书页造型由黑色花岗岩打造,游客们或倚或坐,构成一幅生动的剪影,掏出笔记本记录此刻感受时,旁边一位写生的美院学生主动分享:“这里的黄昏光影最美,书页边缘会镀上一层金边。”

沿滨海路向东漫步,意外发现隐藏在绿荫中的“声音艺术装置”,形似海螺的金属雕塑内嵌感应器,当海风吹过孔隙时,会发出类似鲸歌的低鸣,站在装置旁闭眼倾听,浪涛声、风声与机械音效交融,竟有种置身深海的错觉。


日落时分的仪式感
傍晚五点,广场广播响起轻柔的钢琴曲,这是音乐喷泉开启的前奏,随着《大连之恋》的旋律,数百道水柱从星海湾腾空而起,最高可达80米的水幕在夕阳下折射出彩虹,人群默契地安静下来,只有快门声此起彼伏,喷泉表演持续20分钟,结束时,海平面已染成琥珀色。

登上邻近的星海湾大桥观景台,整座广场的轮廓在暮色中逐渐清晰,华灯初上的瞬间,百年城雕的轮廓灯与跨海大桥的霓虹同时亮起,像一串钻石项链坠入海湾,此刻终于理解为何本地朋友常说:“没看过星海广场的夜景,不算真正到过大连。”


个人观点
七小时沉浸式的游历,刷新了我对城市广场的认知,这里不仅是地理坐标,更像一座动态的文化容器——历史印记与当代生活在此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创意相互滋养,若非要挑一处遗憾,或许是未能体验夜晚的荧光夜跑活动,但留点念想也好,毕竟这座广场值得反复品味,正如潮汐每日带来新的浪花,星海广场的故事永远在生长。

(全文约1860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