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水乡的繁华与静谧交织
距离枫泾约40公里的朱家角,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之一,与枫泾的市井气息不同,朱家角更多了几分文人雅士的意境,北大街的明清建筑群保留着原生态的商铺,从酱园到茶馆,仿佛能听到百年前商贩的吆喝声。

乘一艘摇橹船穿行于漕港河,两岸的白墙黛瓦倒映水中,偶有老人在岸边垂钓,时光仿佛停滞,若想避开人群,不妨前往课植园,这座融合中西风格的园林曾是富商马文卿的私宅,园内亭台楼阁错落,竹林掩映,是难得的清幽之地。

特色体验:
- 放生桥看日落,捕捉“长桥架彩虹”的绝美画面;
- 尝一口扎肉配阿婆粽,感受咸香软糯的本地风味;
- 夜宿古镇民宿,听潺潺流水声入眠。
新场:电影镜头下的活态博物馆

位于浦东的新场古镇,因《色戒》《叶问》等电影取景而闻名,但它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里没有连锁商铺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原住民在廊下晒着笋干、阿婆坐在门槛上织毛衣的生活场景。

洪东街的“三世二品坊”诉说着明代官宦世家的辉煌,而南山寺的钟声则平添几分禅意,最有趣的是新场的“茶楼文化”——第一楼茶园仍保持着百年来的格局,点一壶茶,听一段评弹,便能融入当地人的日常节奏。
小众发现:
- 奚家厅的砖雕门楼,细节精美程度堪称浦东之最;
- 康家宅“中西合璧”的雕花玻璃窗,见证海派文化的交融;
- 鸡汤豆腐花配海棠糕,是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早点组合。
金泽:桥庙相依的隐秘佛国
与江浙交界的金泽古镇,素有“江南第一桥乡”之称,不到0.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宋元明清七座古桥跨越时空并存,普济桥上的紫石泛着淡淡光泽,万安桥栏板的莲花雕刻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辨。
这里的寺庙文化同样深厚,颐浩禅寺遗址中的“不断云”石刻蜿蜒数十米,据传为赵孟頫真迹,金泽的慢,慢到能看清桥缝里生长的蕨类植物,慢到老茶馆里一壶茶可以喝整个下午。
深度玩法:
- 按朝代顺序打卡七座古桥,感受建筑技艺的演变;
- 农历三月廿八逛庙会,看摇快船、打莲湘等传统民俗;
- 尝一尝状元糕和麦芽塌饼,甜而不腻的滋味充满童年回忆。
练塘:陈云故里的红色记忆
青浦的练塘古镇将红色文化与水乡风情完美融合,陈云纪念馆内详实的史料,记录着这位革命家的一生;而沿市河漫步,百年米行、酱园仍在营业,铜匠铺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下塘街的弧形长廊最具特色,雨天不用撑伞便可走完整条街,若赶上夏至前后,还能看到居民用传统方法制作薄荷糕,清新的香气飘满小巷。
文化亮点:
- 参观颜安小学旧址,触摸近代教育的历史脉络;
- 在天光寺遗址寻找元代“三绝碑”的踪迹;
- 茭白宴不可错过,练塘茭白以清甜闻名长三角。
罗店:被低估的宝山明珠
位于宝山的罗店古镇,曾是明代棉业贸易中心,如今虽褪去繁华,却留下大量珍贵遗存,宝山寺唐风建筑群恢弘大气,榫卯结构的纯木构大殿在国内罕见;而始建于南宋的玉皇宫,墙内至今保留着抗战时期的弹痕。
花神堂前的百年银杏,秋日洒下一地金黄;罗溪草堂的彩灯工艺,延续着元宵“出灯”的民俗传统,如果想感受市井气息,一定要去菜场街,现做的鱼圆和草头塌饼总能排起长队。
实用贴士:
- 每年端午的龙船文化节,可欣赏到“罗店划龙船”非遗表演;
- 联合村葵园适合亲子游,百亩花田四季变换不同主题;
- 乘蕰川线公交至美兰湖站,可顺路打卡北欧风情小镇。
个人观点:如何规划周边古镇游
比起扎堆热门景区,我更推荐“主题式游览”:偏爱建筑可重点探访金泽与罗店;热衷美食不妨串联朱家角和新场;若带着孩子,练塘的红色教育+茭白采摘会是不错选择,建议避开周末午后高峰,清晨或傍晚的古镇才能真正展现原生态的生活美学。
江南的古镇如同一本打开的线装书,每一页都需要慢慢品读,当游客散去,灯笼次第亮起时,屋檐下的棋盘声、厨房里的炒菜声、河埠头的捣衣声,才是古镇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