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旅游

东北亚动漫产业如何破冰前行?探索区域合作新机遇

漫步在长春红旗街商圈,总能与三三两两穿着JK制服、汉服的年轻人擦肩而过,他们背包上摇晃的《鬼灭之刃》挂件,手机壳上跃动的《原神》角色,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涌动的二次元浪潮,这座被誉为"北国春城"的都市,正在用独特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动漫故事。 2023年第六届中国(长春)国际动漫艺术博览会交出亮眼成绩单:5天展期吸引观众12.6万人次,周边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这个创办于2010年的展会,见证着长春从动漫消费市场向产业高地的蜕变,展会期间,本土原创IP《雪孩子》系列周边首日售罄,创作者王雪工作室的展位前始终排着长队。

东北亚动漫产业如何破冰前行?探索区域合作新机遇-图1

在欧亚卖场四层的"次元之扉"主题商业区,38家动漫主题店铺构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动漫周边集群,北境漫屋"单店月均营业额稳定在50万元以上,店主李漫透露:"《间谍过家家》的约尔手办到货当天就卖出60多套,长春消费者对正版周边的辨识力越来越专业。"

从消费到创造的产业跃迁

长春光华学院数字艺术系的实训教室里,大三学生陈雨桐正在调试自主设计的机甲模型,这个以长影世纪城为灵感来源的"光影守卫者"机甲,已获得上海某投资机构的量产意向。"我们团队6人用了8个月时间,从概念设计到3D建模全部自主完成。"说话时,她手中的数位笔在屏幕上勾勒出流畅的机械线条。

在净月高新区,占地2.3万平方米的吉动文化艺术集团动漫衍生品生产基地,全自动UV打印机正在往亚克力板上印制《青蛙王国》的卡通形象,生产总监张伟介绍:"我们采用环保水性油墨,月产能达20万件,产品远销韩国、俄罗斯,去年为冰雪大世界定制的限定款冰墩墩夜光徽章,现在仍是热销单品。"

城市空间里的次元碰撞

桂林胡同的"漫食光年"主题餐厅,服务生穿着《进击的巨人》调查兵团制服端上"恶魔果实"造型慕斯蛋糕,店主赵艺璇巧妙地将《海贼王》的航海地图融入餐厅动线设计:"我们每月更换主题,赛博朋克:边缘行者》主题套餐预定已经排到两周后。"

东北亚动漫产业如何破冰前行?探索区域合作新机遇-图2

南湖公园的银杏大道在秋天变身天然漫展场地,去年十月,这里举办了首届户外动漫文化节,吸引300多名coser参与,23岁的银行职员小林穿着《崩坏3》芽衣的装甲cos服说:"比起封闭的展馆,在自然景观里拍摄更有沉浸感,我们的作品在B站播放量超过50万次。"

技术赋能下的周边进化

在吉林省图书馆的数字体验区,VR设备正带观众进入《山海经》神话世界,技术负责人杨帆展示着动作捕捉系统:"我们与吉林动画学院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游客的肢体动作能实时生成Q版动画,这种数字周边卡券特别受亲子家庭欢迎。"

重庆路的"次元魔方"自助终端机前,大学生王悦正在用AR功能预览《未定事件簿》的镭射票效果。"比起传统盲盒,这种先虚拟体验再下单的模式更适合我。"她手机里存着在不同终端机打卡获得的电子勋章,这些数据将兑换成线下漫展的VIP资格。

站在人民大街的天桥上俯瞰车流,商场外墙的巨幅动漫广告与有轨电车的叮当声构成奇妙的和鸣,这座曾经以汽车、电影闻名的城市,正在用动漫周边搭建起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当长春冰雪大世界开始发售机甲造型的冰雕工具套装,当伪满皇宫博物院推出《清明上河图》动态数字收藏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创新,更是一个城市对年轻文化的包容与再造。

东北亚动漫产业如何破冰前行?探索区域合作新机遇-图3

夜幕降临时分,摩天活力城顶楼的动漫主题观景台亮起霓虹,玻璃幕墙上投射着《灵笼》的经典台词,脚下的城市灯火与虚拟光影交织成赛博朋克般的梦境,这里没有"次元壁",有的只是无数热爱浇灌出的文化新生态,或许明天,某个大学生宿舍里正在设计的Q版长影制片厂徽章,就会成为下一个现象级周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