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向象山港时,我已经站在宁海强蛟镇的峡山码头,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远处若隐若现的岛屿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清晰——那是被称为"东方普吉岛"的横山岛,这座形似巨鲸跃海的小岛,面积仅0.175平方公里,却藏着令人惊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7:30 海上巡礼 双层渡轮划开翡翠色的海面,45分钟航程堪称移动的观景台,建议选择右侧靠窗位置,当船行至中央海域,左手边可见强蛟群岛如珍珠散落,右手边则是保存完好的红岩崖壁群,特别提醒摄影爱好者,日出后两小时的光线最适合拍摄波光粼粼的海面与礁石相映成趣的画面,船票可在"宁海湾旅游"公众号提前预订,普通客舱68元/人,VIP观景舱需另加30元。
8:45 登岛初探 踏上青石板铺就的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年古树群,12棵700年树龄的古樟树构成天然穹顶,树冠交织形成的绿色隧道延伸向岛心,建议在此稍作停留,树荫下的石凳是观察潮间带生态的绝佳位置,退潮时常能见到招潮蟹挥动螯足、跳跳鱼在滩涂上弹跳的有趣场景。
9:30 禅意寻踪 沿着环岛步道西行500米,始建于明代的镇福寺静立山腰,这座黄墙黛瓦的寺院虽历经修葺,仍保留着明代石雕窗花和清代木构梁架,住持智海法师每周三、六上午会在禅堂带领游客体验抄经静心,需提前在寺务处登记,寺院后方的竹林小径通向观海平台,晴天时可眺望三门湾跨海大桥如长虹卧波。
11:00 地质奇观 岛屿东侧的火山岩地貌区是地质爱好者的天堂,暗红色的流纹岩表面布满气孔,记录着亿万年前的火山活动,特别推荐"玄武岩柱状节理"观测点,六边形石柱群垂直插入海面,与湛蓝海水形成强烈视觉对比,此处潮差较大,务必留意景区设置的潮汐时刻表。
12:30 舌尖宁海湾 岛上的渔家乐集中在南岸渔村,推荐尝试"三宝宴":雪汁望潮(小章鱼)、盐水蛏子、清蒸梅童鱼,其中望潮需提前2小时预订,渔民现捕现做才能保证脆嫩口感,若偏好简餐,码头边的"海角七号"咖啡馆提供海鲜炒米面配紫菜汤套餐,人均消费约50元。
14:00 生态探秘 穿过茂密的木麻黄林,湿地观鸟区隐藏着惊喜,每年3-5月,上万只迁徙的鹭鸟在此停歇,景区配备专业观鸟镜,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取鸟类图鉴,带着孩子的游客可参与"净滩小卫士"活动,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清理海滩垃圾兑换纪念徽章。
16:00 渔村记忆 斑驳的船坞墙上,褪色的渔网与浮漂拼贴成露天艺术展,70岁的船老大林师傅常在老码头展示传统渔绳结打法,双套结、八字结在他粗糙的指间翻飞如舞,旁边的渔文化馆陈列着1958年的木质帆船模型,扫码可观看当年渔民"扯篷张箩"的劳作影像。
17:20 落日归航 末班渡轮启程前,建议登上岛顶观景亭,夕阳将海面染成琥珀色,归港的渔船拖出长长的金痕,此时若携带偏振镜拍摄,能完美捕捉海天交界处的光影层次,注意海上昼夜温差较大,即使是夏季也建议备件防风外套。
一日行程虽短,却足以感受这座小岛的生命律动,当渡轮汽笛声再次响起,回望渐远的岛屿轮廓,恍然明白为何当地渔民常说:"横山岛不是用来观赏的风景,而是需要呼吸的生命体。"若想体验更深度玩法,不妨关注宁海湾旅游局的季度活动——秋季开渔节期间,游客可随科考船参与海洋生态监测,那将是另一次难忘的相遇。
(本文实地采编资料来自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发布的《海湾生态旅游指南》,餐饮信息经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核查,潮汐预测数据引自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每日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