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晨光中的净居寺
青原山的灵魂,藏在海拔320米的净居寺中,这座始建于唐代的禅宗古刹,是佛教七祖行思的道场,也是“江湖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寺庙依山而建,红墙黛瓦掩映在古木之间,晨钟暮鼓声回荡山谷。

踏入寺门,先别急着拍照,建议静立片刻,感受香火缭绕间流淌的禅意,大雄宝殿前的千年柏树,树干虬曲如龙,树冠遮天蔽日,相传为行思禅师亲手所植,若赶上早课时间,僧侣诵经声与木鱼节奏相和,瞬间让人心神安宁。

Tips:
- 寺庙开放时间:6:30-17:30
- 可随缘参与寺院早课(需提前与僧人沟通)
- 寺内提供素斋,推荐尝试清炒山笋与豆腐羹
第二站:徒步阳明古道

从净居寺后山出发,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蜿蜒而上,这便是明代大儒王阳明讲学时走过的“阳明古道”,全程约3公里,坡度平缓,沿途古树参天,溪流潺潺,堪称天然氧吧。

徒步时留意脚下——石板上偶尔能见到模糊的刻字,据考证是明清文人留下的诗句,行至半山腰的“听泉亭”,不妨稍作休憩,此处有一眼山泉,水质清冽甘甜,当地人称之为“智慧泉”,传说饮一口能开悟心性。
推荐路线:
净居寺 → 听泉亭 → 观日台 → 青原山顶峰
全程步行约1.5小时,适合普通体力游客,若想挑战,可选择岔路前往“鹰嘴岩”,但需注意安全。
第三站:顶峰俯瞰与云海奇观
登顶青原山主峰(海拔685米),视野豁然开朗,若是雨后初晴,大概率能遇见云海——乳白色的雾气从山谷升腾,如波涛般翻涌,远处群峰若隐若现,恍若仙境。
观景台东侧立着一块天然巨石,形似展开的书卷,被称作“天书岩”,有趣的是,岩石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地质学家考证为亿万年前海底珊瑚化石,站在此处远眺,赣江如一条银带蜿蜒于丘陵之间,天地壮阔尽收眼底。
第四站:山脚美食不可错过
下山后已近正午,山脚“青原人家”餐馆值得专程打卡,老板是本地三代农户,食材均取自山间:
- 竹筒饭:糯米混合腊肉、香菇,用新鲜竹筒烤制,揭开瞬间香气扑鼻
- 石耳炖土鸡:石耳为青原山特有菌类,口感脆嫩,与散养土鸡慢炖三小时
- 艾草粑:清明前后限定,用野生艾草汁揉入糯米粉,内裹花生芝麻馅
老板会热情推荐当季野菜,比如四月的蕨菜、六月的苦槠豆腐,皆是城市难寻的山野风味。
第五站:探秘阳明书院
饱餐后步行10分钟,便到了青原山另一处文化地标——阳明书院,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书院,曾是王阳明讲授“心学”的场所,院中保留着当年的讲堂、藏书阁与师生居所,梁柱上的彩绘虽斑驳,仍能窥见昔日的雅致。
最值得细看的是东厢房的碑廊,二十余块石碑刻着《传习录》片段,其中一块碑文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笔力遒劲,据说由阳明先生亲笔题写,若对国学感兴趣,可预约书院志愿者的免费讲解(每日14:00-15:00)。
第六站:暮色里的古村漫步
返程前,别错过山脚下的渼陂古村,这个800年历史的赣派村落,保存着367栋明清建筑,白墙灰瓦的马头墙连绵成片,石板路缝隙间生着青苔,推荐重点游览:
- 永慕堂:梁柱雕刻着108组戏曲人物,连衣褶纹理都清晰可辨
- 古街商铺:老药铺、铁匠铺仍维持原貌,柜台上的算盘墨迹已沁入木纹
- 红军标语墙:1930年红军驻扎时留下的宣传口号,墨迹历经风雨未褪
夕阳西下时,村民常在池塘边洗衣择菜,鸭群悠然划开水面,仿佛时光在此停滞。
出行必备指南
- 交通
- 高铁至吉安西站,打车至青原山约25元(车程20分钟)
- 自驾导航“青原山风景区”,停车场收费10元/天
- 门票
- 景区通票60元(含净居寺、阳明书院)
- 渼陂古村单独收费30元
- 注意事项
- 登山建议穿防滑鞋,雨后石阶易滑
- 夏季备好驱蚊水,林间蚊虫较多
- 保护文物,勿在古建筑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