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交汇处,素有“陇东门户”之称,这座城市不仅自身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其周边县城更是隐藏着诸多未被大众熟知的秘境,若想深入感受陇东文化的魅力,不妨将目光投向平凉周边的几座县城——它们或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或是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绿洲,每一处都值得用脚步丈量,用心灵对话。 从平凉市区驱车向东约70公里,便抵达泾川县,这里最负盛名的当属王母宫石窟,这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宝库,现存窟龛百余个,造像风格融合了中原与西域特色,第三窟的“千佛壁”以密集排列的小佛像闻名,阳光透过洞窟天窗洒落时,光影与石刻的互动令人恍若穿越时空。
若说石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泾川温泉则用温度诠释着自然的馈赠,当地温泉出水温度常年保持在38℃左右,水中富含氟、锶等微量元素,推荐在冬季前往,泡完温泉后品尝一碗泾川罐罐蒸馍,外层焦脆,内里绵软,搭配本地腌制的酸菜,堪称一绝。
灵台县:中医鼻祖故里的山水画卷
向西行进90公里,灵台县以“皇甫谧故里”的身份吸引着文化探秘者,这位魏晋时期的医学家撰写的《针灸甲乙经》至今仍是中医经典,县城内的皇甫谧文化园采用仿汉建筑风格,馆内陈列的古代针灸器具和医学典籍复制本,为游客勾勒出中医发展的脉络。
自然爱好者则不可错过荆山森林公园,初夏时节,这里的杜松林与野生芍药花海形成鲜明对比,徒步至山顶观景台,可见达溪河如银色丝带缠绕山间,当地特色美食灵台蒸鸡选用散养土鸡,以十几种草药蒸制四小时,肉质酥烂入味,药香与肉香浑然一体。
崇信县:龙泉寺与古槐见证的生态秘境
向北车程1小时的崇信县,堪称“陇上小江南”,龙泉寺景区内,元代的龙柱浮雕保存完好,八根盘龙石柱上的龙鳞雕刻细密程度令人惊叹,每年农历六月举办的庙会上,能看到传承数百年的“踩高跷唱秦腔”表演,演员在3米高跷上完成转身、劈叉等高难度动作,堪称民间艺术活化石。
县内3200岁的华夏古槐王是必访之地,这棵周代栽种的槐树需九人合抱,树冠投影面积达1.8亩,五月槐花盛开时,整个村落都浸润在甜香之中,崇信手工挂面以“细能穿针”著称,晾晒时如银丝垂瀑,煮后柔韧爽滑,搭配当地核桃油和香醋,简朴中见真味。
华亭市:关山脚下的煤城新韵
虽为县级市,华亭与平凉的文化关联密不可分,作为全国十三个产煤基地之一,华亭的矿山公园将工业遗址转化为文旅空间,长达千米的矿洞体验区配备全息投影,再现古代采煤场景与现代机械化作业的对比。
关山莲花台景区则是天然的森林氧吧,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白桦林与红枫交织成调色盘,石板铺就的古道留存着唐代皇帝祭祀的足迹,华亭独有的砂器陶艺已有600年历史,用本地陶土烧制的药罐受热均匀,当地老人至今坚持“三煎三滤”的中药熬制传统。
庄浪县:梯田上的农耕文明史诗
向东北方向行驶2小时,庄浪梯田的震撼远超想象,百万亩梯田随山势蜿蜒,从云顶小镇俯瞰,春播时的地膜如银链缠绕,秋收季的麦浪似金毯铺展,这里的农民仍延续着“二牛抬杠”的古老耕作方式,犁地时两头牛并排前行的场景,仿佛将《诗经》中的农耕画面带进现实。
庄浪麦秆画是省级非遗,匠人将麦秆剖成发丝般的细条,通过熏、烫、贴等工艺,制成花鸟山水画作,县城夜市必尝炒拨拉,羊杂碎在铁板上爆炒,佐以孜然和辣椒面,就着烤得酥脆的死面饼子,是游牧与农耕饮食文化的完美融合。
静宁县:苹果之乡的红色记忆
西北方向的静宁县,以“中国苹果之乡”闻名,10月采摘季,成片的果园里,贴着“SOD”“富硒”标签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会教你辨别苹果上的“糖心纹”——自然形成的半透明纹路越密集,甜度越高,当地研发的苹果脆片保留鲜果香甜,成为近年爆款伴手礼。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则记录着1935年的红色往事,展馆内按原样复制的军事沙盘、绑腿布鞋等文物,配合声光电技术重现激战场景,静宁烧鸡的秘制卤汤传承四代人,鸡肉酥烂到“脱骨不散形”,真空包装技术让这道美味能跨越千里仍保持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