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旅游

皇城相府一日游值得去吗?景点路线+必看攻略推荐!

清晨六点,天光微亮,我带着对古建筑的向往,从晋城市区出发,驱车前往位于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导航显示车程约40分钟,一路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晨雾未散,远处山峦若隐若现,空气里透着几分湿润的草木香,七点一刻,抵达景区停车场时,已有几辆旅游大巴停靠,看来这座“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魅力,早已吸引了八方来客。

皇城相府一日游值得去吗?景点路线+必看攻略推荐!-图1

初遇皇城:巍峨城墙下的历史回响
皇城相府的正门名为“中道庄”,青砖灰瓦的城楼高耸,门楣上“冢宰总宪”四字遒劲有力,购票时,工作人员递来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御书楼”“河山楼”“陈氏宗祠”等核心景点,踏入城门的一瞬,仿佛穿越回三百年前的清康熙年间。

顺着石板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书楼,这座楼阁是康熙皇帝亲赐给陈廷敬的匾额所在之处,阳光从雕花木窗斜射进来,落在“午亭山村”四个鎏金大字上,泛着淡淡的金辉,一旁导游正讲解:“陈廷敬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不仅是康熙帝的老师,更是《康熙字典》的总编纂官。”听着这段历史,不禁对这座宅邸的主人肃然起敬。

登河山楼:乱世中的生存智慧
穿过庭院,直奔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这座七层砖砌高楼,形似堡垒,墙体厚达两米,楼内设有水井、粮仓,甚至秘密通道,登楼时,台阶狭窄陡峭,需扶着墙壁缓缓而上,至顶层,推开木窗,整个相府的建筑群尽收眼底:灰瓦连绵,院落错落,远处的青山如屏障般环抱。

一位身着汉服的游客感叹:“这哪是住宅?分明是座军事要塞!”的确,明末动荡时期,陈氏家族为抵御流寇,修建此楼庇护族人,楼内陈列的防御器械和家族逃生路线图,无声诉说着乱世中的生存智慧,站在楼顶,山风掠过耳畔,恍惚间似能听到当年擂鼓示警的急促声响。

陈氏宗祠:家风传承的无声见证
下河山楼,向西行至陈氏宗祠,祠堂门前的石狮已风化模糊,但门楣上的“德积一门”匾额仍清晰可辨,祠堂内供奉着陈氏历代先祖牌位,香案上青烟袅袅,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的《陈氏家训》,字迹工整,内容涵盖“勤学”“睦邻”“清廉”等训诫。

皇城相府一日游值得去吗?景点路线+必看攻略推荐!-图2

偶遇一位陈姓老者,自称是陈廷敬旁系后裔,他指着家训中“读书不辍,志在圣贤”一句,感慨道:“祖上规定,族中子弟每日晨起必诵家训,如今虽时代不同,但这些道理依旧管用。”或许正是这样的家风,才让陈氏一族走出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成就“德积一门九进士”的佳话。

止园书院的午后时光
午后阳光炽烈,躲进止园书院小憩,书院藏于相府东南角,院中古柏参天,池水清冽,廊下挂着一排竹制风铃,微风拂过,叮咚声与蝉鸣交织,书院内设藏书阁,玻璃柜中展出一册泛黄的《康熙字典》摹本,纸页上的朱笔批注依稀可辨。

坐在石凳上翻看景区手册,发现皇城相府竟有16座院落、640间房屋,惊叹之余,忽闻一阵琴声从东厢房传来,循声而去,见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女子正在抚奏古琴,曲调清冷,与院中景致浑然天成,询问才知,这是景区每日定时举办的传统文化展演。

南书院与小姐院:深闺中的雅致
皇城相府的“小姐院”是旅程中意外收获,这座院落小巧精致,月洞门后藏着绣楼、花厅与戏台,绣房内陈列着清末的嫁衣,金线刺绣的凤凰虽已褪色,仍能想象当年闺中女子“待嫁”时的忐忑与期盼。

南书院则更显清幽,墙上挂着陈廷敬之母的《课子图》,画中孩童伏案读书,母亲执卷而立,一旁注解写道,陈母每日亲自督导子女功课,风雨无阻,对比今日教育,这份“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令人心生敬意。

皇城相府一日游值得去吗?景点路线+必看攻略推荐!-图3

黄昏别离:一场古今对话
傍晚五点,景区广播响起闭园提醒,从藏兵洞返回主街时,夕阳将城墙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群孩子举着木剑从身边跑过,笑声惊起檐角栖息的鸽子,忽然想起河山楼内的那口古井——井水至今未枯,陈氏家族的血脉与文化,亦如这井水,历经三百年依然鲜活。

回望城门,城楼灯笼次第亮起,为灰墙染上一层暖色,这座宅院承载的不仅是建筑之美,更是一个家族对文化的坚守,一个时代对智慧的留存,游客的脚步声替代了昔日的马蹄声,但砖瓦间的故事,仍在风中低语。


个人观点
皇城相府绝非一座冰冷的古建博物馆,行走其间,每一块砖、每一幅匾,都在讲述“耕读传家”的信仰如何塑造一个家族的灵魂,若你厌倦了网红景点的喧嚣,这里或许能让你在廊檐下、古树旁,找到与历史对话的平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