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从泰州市区驱车往北,约莫四十分钟便可见到晨雾缭绕的溱湖,这片位于长江与淮河交汇处的湿地,每年吸引着百万计的游客,却始终保持着未被过度开发的天然气质,作为长三角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淡水湿地之一,溱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用一天时间让人完成从都市到自然的完整穿越。 步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正门,木质栈道在芦苇荡中蜿蜒延伸,建议选择步行与观光车结合的游览方式:前半程步行穿过科普长廊,观察芦苇叶尖凝结的晨露,偶遇掠过水面的白鹭;后半程换乘环保电动车,感受湖风拂面的清爽,湿地博物馆内陈列的麋鹿标本值得驻足,这种被称为"四不像"的珍稀动物,在保护区内的野生种群已达200余头。
10:30 水巷寻古韵 距主景区15分钟车程的溱潼古镇,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肌理,穿过挂满红灯笼的院士旧居巷,在麻石铺就的街道转角,常能遇见现场制作鱼饼虾球的手艺人,古山茶院内的千年茶树每年清明前后绽放万朵红花,树龄已逾九百岁,至今仍被当地人视为镇守风水的灵物。
12:00 舌尖上的溱湖 午餐推荐尝试"溱湖八鲜"中的经典组合:溱湖簖蟹搭配虾丸鱼饼双拼,佐以现摘的芦根嫩芽,需特别留意的是,正宗的簖蟹必定带有金属防伪扣,这是当地为保护地理标志产品采取的措施,若在古镇用餐,不妨试试用糯米酒糟炖煮的老鹅,肉质酥烂中带着淡淡酒香。
14:00 水波间的艺术 若恰逢清明前后到访,绝不能错过列入国家非遗的溱潼会船节,八百余艘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水面列阵,篙子船快如离弦之箭,划子船稳似水上楼阁,这个起源于南宋的民俗活动,如今仍保持着原生态的仪式感,船工们清一色穿着传统靛蓝短褂,船头供奉的香炉青烟袅袅。
16:30 候鸟观测时刻 返回湿地公园深处的观鸟塔,这个时段是鸟类最活跃的时刻,高倍望远镜里可能出现全球不足千只的震旦鸦雀,或是成群的红嘴鸥掠过水面捕食,建议提前下载识别鸟类的APP,现场扫描鸟鸣声即可获取详细信息,湿地工作人员介绍,近年观测到的鸟类已从原来的97种增至126种。
18:00 落日归舟 搭乘末班画舫环湖巡游,夕阳将水面染成琥珀色时,船工会放慢速度让游客拍摄栖息在芦苇丛中的夜鹭,若选择住湖景民宿,入夜后可在专业向导带领下进行暗夜观察,湿地特有的萤火虫品种在初夏时节会形成流动的光带。
个人更偏爱非节假日的溱湖,那时湿地退去喧嚣,能听见风过苇叶的沙沙声与远处摇橹的吱呀声交织成韵,带孩子的家庭建议备好便携式显微镜,路边随意拾取的落叶背面,可能藏着奇妙的水生昆虫世界,对于摄影爱好者,清晨七点前的雾霭和雨后初晴的午后,最能捕捉到水墨画般的溱湖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