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山市西南方向约30公里处,坐落着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镇——腾鳌,这片总面积达88平方公里的土地,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书写着新时代的城镇传奇,作为连接鞍山与营口、盘锦的重要枢纽,这里不仅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关键节点,更是一个值得深度探索的宝藏之地。
考古工作者在腾鳌黄县村发现的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与石器工具,无声地述说着3000年前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故事,明代天启年间修筑的土城遗址,至今仍能在镇区西北角找到断壁残垣,青砖上的岁月痕迹清晰可辨,当地老人会指着永安桥告诉你,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三孔石桥,曾见证过无数商队往来于辽南与关内的商贸盛况。
在腾鳌温泉管理区,直径达2.8米的古井至今仍在涌出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水,据《海城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就有周边百姓在此修建简易浴池,民国时期更发展出颇具规模的疗养设施,这种深藏地下的自然资源,如今已成为腾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
产业新城的崛起密码
行走在腾鳌新城开发区,占地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立着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宝得钢铁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每小时可轧制300吨特种钢材;紫竹集团的轨道装备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调试即将出口东南亚的铁路配件,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这里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20亿元,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贡献率超过78%。
令人瞩目的是腾鳌的民营经济生态,全镇注册个体工商户突破6200户,平均每10个常住居民就有1.5个市场主体,在周正工业园内,30余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共享检测中心、联合采购平台等创新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种"大树底下长小草"的产业生态,让腾鳌在2023年荣膺"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现代农旅的融合样本
金秋时节的福安农业现代示范区,无人驾驶收割机在万亩稻田中划出规整的作业轨迹,这里的"蟹田稻"采用立体种养模式,亩产有机大米达500公斤,稻田蟹年产量突破200吨,智慧农业云平台实时监控着200个种植单元的土壤墒情,数据精确到每平方米的微量元素含量。
温泉康养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天籁谷温泉庄园将日式汤屋与中医理疗结合,开发出12种特色药浴;鸿源生态基地利用地热资源,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热带植物观光园,据统计,2023年腾鳌接待温泉游客达85万人次,过夜游客占比提升至43%,带动周边民宿产业增长27%。
市井烟火中的文化脉动
每周三清晨的腾鳌大集,300多个摊位沿古城街次第排开,从现磨的八里香小磨香油,到手工锻造的周家铁器,市集保留着20世纪80年代的交易传统,特别值得留意的是非遗展示区,海城高跷传承人定期在此表演绝活,皮影戏老艺人用驴皮雕刻的角色能做出32个关节动作。
在滨河公园文化广场,每月第三个周末举办的"腾鳌之夜"吸引着周边市民,露天电影放映、民间乐队表演、传统美食市集交替登场,最近新增的无人机灯光秀更是成为年轻人打卡热点,这种新旧交融的文化活动,让城镇夜间消费额同比提升35%。
未来之城的生长轨迹
投资6.8亿元的腾鳌高铁站前商务区已启动建设,规划中的沈大高速复线将在此设立互通立交,更值得关注的是占地3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规划,依托鞍山机场改扩建工程,重点布局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教育配套方面,九年一贯制的腾鳌实验学校新校区将于2024年秋季投入使用,规划学位3000个。
对于关注区域发展的观察者来说,腾鳌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中小城镇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这里既保持着市井生活的温度,又涌动着创新求变的活力,这种独特的二元性恰恰构成了其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当暮色降临,站在周正水库堤坝远眺,工业园区璀璨的灯火与田野间零星的农家灯火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一个城镇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