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这座位于中朝边境的江城,不仅有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沉淀,更藏着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奇景——歪脖老母,相传,这尊天然形成的山石已有千年历史,因形似一位佝偻着脖颈的老妇人而得名,当地百姓视其为守护神,每逢初一十五香火不绝,若想体验一日游的极致文化探秘,这里堪称必选之地。 从丹东市区驱车约40分钟,沿201国道向西南而行,穿过郁郁葱葱的五龙背山脉,一座灰白色巨石突兀地矗立于半山腰,清晨薄雾缭绕时,歪脖老母的轮廓若隐若现,脖颈处自然弯曲的弧度近乎人力雕琢,引得初访者无不惊叹,据《安东县志》记载,清代便有村民在此焚香祈福,至今石壁上仍可见风化后的香炉残迹。
攻略贴士
- 最佳观赏时间:日出后1小时内,光线斜射时岩石纹理最为清晰
- 登山路线:景区铺设了800米木栈道,全程步行约25分钟
- 必带物品:防滑徒步鞋、长焦镜头(捕捉山间松鼠等野生动物)
上午:解码民俗信仰
景区入口处的文化长廊陈列着近百幅老照片,清晰展现了歪脖老母信仰的演变脉络,1902年俄国工程师拍摄的黑白影像中,山脚下已形成小型庙会集市;1983年考古队在此发掘出辽代铜钱与陶器,印证了此地作为民间信仰中心的地位,导游会特别讲解三处细节:老母“脖颈”裂缝中生长的百年崖柏、石顶天然蓄水池的未解之谜,以及当代地质学家对岩石成因的“差异风化说”论证。
文化深度体验
- 祈福仪式: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用红绸带系于许愿树特定枝干(避免损伤古树)
- 拓印体验: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老母岩画拓印技法(费用含在门票内)
- 山泉水品鉴:取自老母石后方泉眼的“龙涎水”经检测含丰富矿物质
午间:品味山野滋味
下山后不妨前往景区外的农家乐聚集区,推荐尝试“五龙三宝”——板栗炖林蛙、刺嫩芽煎蛋、山参鸡汤,主厨李大姐经营的山居小院最受好评,其独创的柞蚕蛹酱拌野菜曾登上《辽沈美食地图》,若逢9-10月,还能参与板栗采摘活动,现场炒制的糖霜栗子温热酥脆,是绝佳的旅途伴手礼。
午后:联动周边景点
- 五龙背温泉(距歪脖老母15公里)
富含硫磺的天然温泉对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建议选择半露天汤池,远眺群山雾气蒸腾。 - 抗联密营遗址(8公里盘山路)
杨靖宇将军曾在此建立秘密补给点,现存地窨子、练兵场等遗迹,历史爱好者可重点探访。 - 砬子沟野生杜鹃花海(4-5月限定)
乘景区电瓶车穿越原始次生林,粉紫色高山杜鹃与奇石怪松构成绝美画卷。
黄昏:捕捉光影奇迹
傍晚时分的歪脖老母最具戏剧张力,当夕阳从朝鲜境内山脉坠下时,余晖会沿老母“脖颈”曲线投射出长达17米的阴影,与山体共同构成完整的“人像”轮廓,摄影爱好者常守候在观景台西侧第三机位,使用延时摄影记录这每日仅存20分钟的自然奇观。
注意事项
- 宗教禁忌:勿用手指直戳老母石像,当地习俗需掌心向上示意
- 生态保护:野生猕猴常出没索食,严禁投喂加工食品
- 气候预警:7-8月雨季山路湿滑,景区可能临时关闭
笔者亲历后发现,歪脖老母的魅力远超出景观本身,当抚摸着冰凉的岩壁,听着守山老人用方言讲述“老母夜移三尺避雷击”的传说,忽然读懂了这个边陲小城的精神图腾——那弯而不折的脖颈,恰似丹东人面对历史风云的柔韧与坚守,若时间充裕,建议在五龙背镇留宿一夜,次日清晨听着林涛鸟鸣再访圣石,定有全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