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旅游

青神周边哪里寻觅蜀韵烟火与诗意?

青神,这座枕着岷江涛声的小城,仿佛被时光格外眷顾,走出熙攘的市中心,只需片刻车程,一幅幅浸润着蜀地灵秀与千年古韵的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青神周边,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是等你慢下脚步,细细品味的烟火人间与山水诗篇。

青神周边哪里寻觅蜀韵烟火与诗意?-图1

竹艺之城:指尖上的非遗传奇 踏入位于青神城南的中国竹艺城,瞬间被竹的海洋温柔包裹,这里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传承核心,更是一座活态的竹文化殿堂,步入青神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视线立刻被琳琅满目的竹编精品吸引——薄如蝉翼的瓷胎竹编茶器,温润如玉;精妙绝伦的平面竹编画作,纤毫毕现,仿佛能听见丝竹破篾的细微声响;还有造型各异的立体竹编摆件,将自然之材的韧性幻化成无限的艺术可能。

更令人心动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互动体验,在竹编大师的指尖引领下,尝试亲手编织一件小物,当粗糙的竹篾在手中逐渐变得温顺,交织成简单的图案,那份与古老智慧对话的喜悦,是任何购物都无法替代的满足,竹艺城,不仅用眼睛看,更要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那份源于土地、成于匠心的永恒之美。

汉阳古镇:岷江畔的千年旧梦 溯岷江而下,约莫二十余分钟,汉阳古镇如一颗蒙尘的明珠,静卧江湾,脚下是历经千年踩踏、光滑如镜的青石板路,两旁是鳞次栉比、古风犹存的穿斗木结构老宅,没有过度修饰的商业喧嚣,只有屋檐下悠然摇扇的老人,和木门板后隐约传来的家长里短,时光在这里仿佛凝滞。

漫步老街,目光总会被那些传承数代的老手艺吸引,汉阳花生酥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老师傅专注地熬糖、搅拌,每一口酥脆都是古法技艺的结晶,铁匠铺里,炉火正红,铿锵的打铁声是古镇最原始有力的脉搏,寻一处临江的老茶馆坐下,点一杯盖碗茶,看江水悠悠,听船工号子若有似无,汉阳的滋味,是花生酥的香甜,是盖碗茶的醇厚,是那份沉淀在岁月里的质朴人情,让人品之不尽,回味绵长。

青神周边哪里寻觅蜀韵烟火与诗意?-图2

中岩寺:东坡初恋地的山水禅意 青神西北,隐藏着被陆游赞为“川南第一山”,更承载着苏东坡少年游学足迹的中岩寺,步入山门,“唤鱼联姻”的浪漫传说便萦绕耳畔,相传少年苏轼与王弗在此唤鱼嬉戏,情愫暗生,唤鱼池畔碧水依旧,锦鲤悠游,仿佛仍在回应着千年前那对才子佳人的呼唤。

沿着蜿蜒山径攀登,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山间散布着唐宋以来的摩崖造像与文人题刻,虽历经风霜,神韵犹存,玉泉岩下,泉水叮咚,清冽甘甜,登上慈姥峰顶,极目远眺,岷江如带,沃野千里,顿觉心胸开阔,中岩寺的妙处,在于它将自然的雄奇与人文的厚重完美融合,每一步攀登,都是与历史、与山水、与内心的一次深度对话,漫步其间,似乎还能感受到少年东坡在此留下的朗朗书声与青春意气。

乡村野趣:舌尖与心灵的田园牧歌 青神周边的魅力,更藏在那些星罗棋布的美丽乡村里,走进兰沟村,仿佛置身竹的王国,房前屋后,翠竹环绕;竹编工艺在这里深入家家户户,一件件日常用具都透着巧思与温情,骑行在竹林掩映的乡村小道上,竹叶沙沙,清风拂面,满目苍翠洗尽尘埃。

而在白果乡甘家沟村,金秋的“椪柑节”则是另一场味觉与视觉的盛宴,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挂满金黄果实,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果香,亲手采摘一颗饱满的椪柑,剥开薄皮,汁水丰盈,酸甜的滋味瞬间唤醒味蕾,农家乐的灶台上,用刚捕的岷江江团烹制的佳肴,鲜美无比;散养土鸡的肉质紧实弹牙;刚从地里摘回的时蔬带着泥土的芬芳,围坐农家小院,品尝最地道的乡野风味,感受的是土地最慷慨的馈赠与农人最淳朴的热情。

青神周边哪里寻觅蜀韵烟火与诗意?-图3

青神周边,心归处 青神周边的美,绝非惊鸿一瞥的壮丽,而是细水长流的浸润,在竹艺城的巧手匠心间,触摸智慧的温度;在汉阳古镇的烟火旧巷里,拾起遗落的时光;在中岩寺的摩崖古径上,对话历史的回响;在兰沟的翠竹清风、甘家沟的椪柑甜香中,拥抱大地的丰饶,它没有喧嚣的景区人潮,只有等你慢下来,才能读懂的悠然诗行与生活本味。

每一次出发,都是对庸常的短暂逃离;每一次驻足,都是与真实自我的温柔重逢,青神周边,这片深藏不露的蜀地秘境,正以其独有的沉静与丰盛,低语着:最美的风景,最真的生活,往往就在繁华不远处,等待着愿意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的灵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